礼仪是职场飞翔的助推器
在面试中,类似的素质考察还有很多,只是不像我们常规所想的考试之前都会预先告之,更多的是来自企业私下里的细致观察。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企业所需求的。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在应聘前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即便进行填鸭式的突击学习也很难奏效,因此使自己的面试得体、有效,给招聘方留下一个深刻印象,还是非常实用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力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帮助你尽快掌握求职的礼仪知识。很多企业都努力为员工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而在这氛围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然是人,人们都喜欢和自信的、乐观的、开朗的人在一起工作,喜欢彼此彬彬有礼的交往。而这正是一个人礼仪素质的体现。
因此,求职礼仪是帮助我们步入职场的一个法宝。
首先,应聘的第一关就是递送简历。在未曾与企业谋面之前,简历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能否打动企业获得面试或应聘的机会,简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撰写简历之前,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希望自己从事哪个职业、哪个岗位,如果目标都是模糊的,围绕这个目标来写的简历自然也是不明确的。有一个准确定位就可以在整个简历中始终贯彻这个目标,突出与之有关的特长。在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后,就可以开始撰写简历,首先映入招聘方眼帘的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短短的三言两语你就要引起对方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是一些必要的个人情况介绍,如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另外像其他曾获证书、执照、资格证也要写进去(比如已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之类的情),这些都是个人求职的资本。此外,简历之中还应该包括一些个人经历(如无必要就从高中、大学写起,幼儿园、小学的那段基本上可以忽略了)。如果此前曾有过工作经历,你要视情况而定,不能全部都写,因为简历是一份简洁的个人介绍,而不是对过去岁月的个人回顾,你要考虑企业阅读的心态——简单、明确是他们想要的。比如你想应聘空姐,那么你曾短暂从事过面包师的工作经历完全可以略去,它们之间并无任何必要联系。但是,如果你曾当过广播电台播音员,则一定要写进简历,因为空姐在飞机上是需要进行客舱广播的,良好的播音能力会对做好这份工作大有帮助。当然,获得奖励的情况也是企业感兴趣的,这对他们选择自己需要的人才是一个依据,比如你曾获得“全国大专辩论会一等奖”,如果企业是想选择一个商务谈判人员,那么这份奖励无疑是最能吸引他们眼球的。上面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是你个人的真实资料,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随意删改,只是确保格式设计合理、耐看即可,尽量简洁、干净,人们在阅读简历时不会喜欢那些长篇大论琐碎无比的内容,而是希望一目了然。毕竟企业每天阅读的简历不只你这一份。
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在简历中要有一小段精彩的自我说明,能否打动企业,这一段内容十分重要,它是完全个性化的展示,因为此前的内容都是呆板而固定的,只有自我介绍才可以尽情展露你的才华。当然,自我介绍不能过于华丽、漫无边际,仍是要围绕自己的求职目标做学问,不能夸夸其谈地讲自己进入公司会带来多么大的收益等等。踏实稳健是企业所期待的个人素质,浮夸的人无法让别人产生信赖感。最后,当然要写上自己的联络方式,如电子邮件、电话、MSN等。统统写完后再检查一下整个简历的页面整洁情况,标点符号、格式字体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多余的内容,是否语气过于激奋或不够自信,检查完毕后这一份简历也就成型了。现在有些人根据自己应聘职位的特点制作有声简历、动漫简历也是可以的,但这种形式的采用一定要和所应聘的职位有关,否则就完全没有必要,朴素而简洁明了的简历,是始终会受到企业欢迎的。
其次,你要注意的是化妆与着装。人们在彼此接触的前两分钟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印象,这个初次谋面的印象,很大程度取决于仪表。仪表是一个人内心的说明,它对招聘方的影响和冲击有时甚至超过彼此的交流,因为语言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即便哪句话不够妥当,还可以很快弥补或是巧妙带过,惟独仪表是贯彻招聘面试始终的。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端庄大方,是进行仪表修饰的主要目的。化妆的目的是为了掩饰面部的瑕疵,并且使整个人看上去更有精神,浓妆艳抹是万万不可的。最好的化妆是让人看不出来的化妆,只是调整一下灰暗的脸色,修饰一下眼睛让它看上去明亮有神,再使用浅浅的唇彩即可。香水最好不要使用,因为有些人对香味过敏,所以最好不用,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头发应该清洗干净,发型简单自然最好,不要有头油味、头皮屑和过于艳丽的染色,刘海保持在眉毛上方,不要把“心灵的窗户”遮住。衣服的选择量力而行,过于昂贵反而会使招聘方觉得你太过张扬。男性穿西装,女性选择套裙或干练的职业装为好。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饰品,走路叮叮当当不符合一个职业人士的形象要求,女孩子挂在背包上的绒毛饰物一定要取下来,即便刚出校门也要提醒自己要成为独挡一面的员工了,看上去很孩子气的东西尽量避免。
很多企业的面试,都是从应聘者抵达企业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所以,应聘者也应该从到达的那一刹那就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表情,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当然一些细节都应该在平时就养成好的习惯,比如排队、节约物品、询问的礼貌、等待时的姿态等等。
面试开始时,你要先问候负责招聘的人员,不要等待对方的问候,一个愉快的问候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此外要根据当时场地及位置来决定是否与对方握手,如果可能要主动伸手做出示意,如果面前有桌子或参加人数较多则不要一一握手。握手时要自信地、微笑地注视着对方,表达出感谢给我一次面试机会的心情,同时也是告诉对方我相信我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因此握手的动作要坚定稳健,停顿三秒左右,握手时身体不要僵硬直立,微微前倾以表达出真诚的心情。
在得到对方许可或示意坐下后,你不要来回调整椅子的位置,让椅子与地面拖拉发出刺耳声音;身体要直立微微前倾,表示愿意与对方交流;同时腿部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如抖腿、晃腿或是用脚打拍子等。注意不要过于迫近对方,彼此应保持一个相对距离,尤其是异性之间更应该注意分寸,以免让对方轻视你的为人,也不要妄图通过异性之间的吸引力来获得职位。在交谈期间,要用目光经常注视对方,表示对他讲话的关注,自己讲话时也要看着对方,这是对彼此的尊重。目光应该是澄澈坦荡的,不能躲躲闪闪心怀鬼胎一般,有时对方的凝神注视代表他很关注你此刻讲话的内容,千万不要慌乱地躲避对方的目光,对方的职责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而并不是想刻意刁难和为难谁,所以,你尽可以坦然面对他的目光和提问。另外,微笑是一个很重要的礼物,如果能够保持轻松怡人的微笑,对于一直处于忙碌招聘工作之中的人而言,很容易赢得他的好感。离开时你要向负责招聘的人员点头道谢,感谢他们的关注和倾听,感谢与对方的交谈使自己获益匪浅。同时,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包括证书的原件、对方提供的水杯及自己的背包等,起身时将椅子轻轻归位,总之给人的感觉应该端庄得体、落落大方,临走时要道一声再见,开关门的动作尽可能不发出过大声响。如果当时被告之结果,被录用了,不要欣喜若狂,而是要道谢:“感谢您的认可和信赖,今后我会努力工作。”如果没有被录用,也要沉稳道谢,感谢自己曾拥有这样一个机会,感谢对方的关注。也许仅仅是名额限制或是有人在某一个细节略胜自己,并不代表机会的大门永远关闭,千万不要失态,你永远无法预知你真正的人生起点在哪里,也许此刻告一段落的应聘是另外一个考核内容也说不定。千万不要低三下四地拜托对方或是央求对方,也不要恼羞成怒谩骂对方有眼无珠,因为他们也是职责所在,如果你连起码的自我尊严都没有,将很难得到对方的好感。
下面说说语言礼仪。从开始的自报家门到简单的自我介绍,直至回答招聘方的针对性提问,语言贯穿求职始终。应聘时的语言首选是普通话,除非招聘方有特殊的语言要求,可以在求职时适当展现,否则普通话是最规范的,讲话其间不要夹杂方言和英语。如果对方没有要求用英语或其他语言完成自我介绍的话,千万不要中文、英文夹杂在一起说话,不要卖弄和炫耀,用一种语言完成对自己的介绍是比较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做法。如果其他语言能力足够好,可以向对方说明,对方如果感兴趣并且认为与职位有关,一定会给予一个专门的展示环节。
对自己的介绍应该在私下里反复练习,确保流畅通顺,不要在交谈中加入过多的语气词和停顿,自我介绍应该是最有自信的,要面带微笑用稳健的态度捧出自己。在问答环节,要注意自己措辞的文雅和规范,不能使用粗俗的语言,可以适当幽默,但一定是健康的,并确保对方会有反应,否则徒然给自己增添尴尬。对于招聘方的提问,一定要听清楚以后再作答,盲目做答可能产生驴唇不对马嘴的结果。如果对方刻意制造难题问一些个人隐私,你可以直接回答“不好意思,这个不方便回答”或者“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可以私下交流”,因为对方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考察你的应变能力,对于一时无法准确答复的事项,不要隐瞒或是乱说,应坦然告之对方“暂时不是十分清楚,若有需要会尽快了解”。如果被问及原工作企业的状况及离开原因时,不要贬低原来的企业,保持客观的态度是回答问题的一个宗旨。要知道,所有的提问,招聘方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还包括你的临场反应和个人素质,而且交流是双方的,不要自顾自侃侃而谈,要留机会和时间给对方,也可以适当发问,但所问的事项必须要之前考察过,千万不要是一些对方听来很弱智或者明摆着的事情。另外,无论有多么高的资历和能力都要保持一个谦逊的态度,在语言中经常使用“请、谢谢、麻烦您了”之类的礼貌用语,此外音量不能过高,语速也不宜过快,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很多人把面试当作一种压力,其实它是一个机会。因为这个机会,你对未来的人生才有无限憧憬,所以要把握住它,而机会也只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职场称呼有讲究
在职场中,称呼可以体现出你的个人地位。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改变了我身上的诸多称呼,刚进入公司的时候,由于年纪较轻,大多数人都直呼我的名字(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般都会亲热地叫我“亚飞”而并非全名“纪亚飞”);后来年龄渐长、资历愈深,开始被年轻的空姐称呼为“亚飞姐”,这称呼透着一股亲热和尊重;再后来,专职从事培训工作,小女生会唤我“亚飞老师”,年长的人会称呼我“纪老师”,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次,空姐小赵发现洗手间的水龙头怎么也关不了,于是她就找我帮忙,我当时正在清点机上配备的物品,配送人员正焦急等待我核查后签字。但是小赵亲热乖巧的一声“姐儿”,却让我不由自主放下手边的工作帮助她修理水龙头。她甜甜的声音里透着无助,让我这个“姐姐”有一种亲切和责任,几乎无法拒绝她的请求。
一声称呼,有时就能够左右你的职场前途,多一个亲密的合作伙伴会对你的职业生涯大有帮助。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它有时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和教养,相敬如宾的职场关系是我们所向往的,它往往是从一个得体的称呼开始。因此,下面的五点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
尊重
首先要尊重上司、年长者、资历深者,内心尊重才能够在称呼的语气和内容上体现出来。所以,称呼他们的官职或是尊称为“老师”是比较恰当的作法。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学员称呼我老师的时候,心里激动了好一阵子,它体现了学员对我教学的认可和对我作为一名教员的尊敬。后来熟悉以后,他们问我可否叫我“姐”,这样感觉更为亲切,我虽然应允了,但内心还是留恋和喜欢老师这一称呼。其中有一个女孩子仍是称呼我老师,她每次称呼都使我心头一热,陡然而升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这个良好的印象,我对她就格外关注,事实上她现在的确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空姐。在国外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有官衔同时又是一个教授,则称呼他某某教授为好,这是对能力和学识的双重认可。
从众
这里要强调入乡随俗,如果大家都比较习惯称呼“张姐”“王哥”,你就不要独树一帜地称呼“张小姐”或“王先生”。另外,在一些外企大家都直呼其英文名,你也应如法炮制,但是要记住称呼并不代表工作能力和关系亲疏,还是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要标新立异地使用一些称呼,从众是最安全、稳妥的做法。
平等
对所有的上司和同事应有一个平等心态,千万不要在称呼上分出彼此的远近亲疏,否则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你和哪个领导关系比较好,或者比较受某个领导的赏识,千万要注意好分寸,不可让领导觉得太过亲热不自在,也避免引起其他同事的反感。不要自以为是地对领导使用一些亲昵的称呼,每一个领导都希望在员工面前树立自己是一个公平公正的领导形象,一声过于热乎的称呼反而会给领导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对一些年长而职位不高的人,不要轻视或轻蔑。
在我成为乘务长以后,乘务员在飞机基本上都称呼我“亚飞姐”。一次,我和自己的好朋友李容一起飞行,她和我一起进入公司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不是乘务长。飞机过站时我俩正在客舱前部工作,后舱的小乘务员走过来对我说:“亚飞姐,后面的餐食有110份,我已经清点完毕,您签字吧。”然后她扭过头对我的好朋友李容说:“李容,我能用一下你的梳子吗?”李容其实比我还大一岁,而小乘务员仅仅因为她不是乘务长就直呼其名。事后,李容觉得很难过,十分沮丧,此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职位的差别竟会导致人们对我俩的态度有如此不同,整个航程她闷闷不乐。我也很愤怒,一再开导她可能小乘务员只是无心之言,并开玩笑地“抱怨”:“一定是我比你显老,你容貌秀丽让人看不出年纪。”但是,小乘务员对我的尊敬和对她的无所谓,摆在眼前,让人无法忽视。
因此,无论职位怎样,对公司一些年长的员工都应该予以尊敬,一个体贴的称呼非但不会令你损失什么,相反可能会为你个人加分许多。如果能够带给别人轻松快乐的体会,为什么一定要有意无意去戳别人的痛处呢?
距离
在工作场合尽量要和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即便私人关系很好,在工作的场合也不要在称呼上过分亲昵,因为办公室毕竟不是私人空间。同时,作为职业人士应避免将私人感情带到工作中来,何况友谊的长久与否很难确定,因为在工作中难免摩擦,而称呼随着关系的远近换来换去,反而给人口舌。尤其是领导,更不能在员工面前使用厚此薄彼的称呼,既不利于管理,也会使一些员工产生逆反心理,每个员工都是需要鼓励的,一点点的冷落或是不经意的轻视可能就会使他们受伤。
场合
在公共场合或有客户在场时,不要称呼同事的外号,也不要使用一些过于随意的称呼,比如“张大妈”、“李处”这样的简称。
有一次,我去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我的主管领导很年轻,但平时我们都亲热地称呼他“老李”,并且他也十分喜欢这个称呼,似乎一个“老”字反而显出他的平易近人,我们这样呼唤也觉得有趣。我敲门进去后,发现沙发上坐了一个人,我没在意,因为正好入夏,那个人坐在沙发上,衣着朴素,我进去时他的表情淡然,看上去是来维修空调的,我就直接对领导说:“老李,我终于把简报写完了,你看看吧。”我说完后就发现领导的脸色不对,我不明所以。领导清了清嗓子说:“亚飞,这是咱们公司新来的黄总。”我当时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不看场合、看不清对象,使得我一张嘴就犯了礼仪大忌。
因此,称呼一定要视场合而定,我们对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种称呼,但不同的场合要知道应该使用哪一个。
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直呼其名,父母会喜上眉梢并觉得这个孩子记忆好、口齿灵,可是在外人看来孩子是没大没小,会质疑父母是怎么教育的;年轻的女孩刚进公司,对年长的同事称呼“姐姐”,我们觉得她乖巧懂礼,可若一个男孩子张口称呼同事“姐姐”恐怕少不了要起一身鸡皮疙瘩;公司新来一个外国同事,他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大家也都这么称呼他,而你若是偏要称呼他的英文名,不但他觉得奇怪,其他同事也觉得你这个人太不随和,喜欢出风头。所以,称呼不是张口就来的,是让人家爱听受用的,你需要斟酌和考量,对方喜欢你才能够证明自己的礼貌。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
那么,职场中的“不学礼,无以立”就不妨从称呼开始吧。